遼寧首次對46家環境違法企業實施信貸限制
來源:
週轉
發佈時間:
2010/7/28 下午 05:37:57
返回
打印
資金週轉,記者從遼寧省政府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遼寧首次啟動“綠色信貸”政策,對46家環境違法企業實施信貸限制,通過此舉提高企業環境違法成本,有助於從根本上切斷污染源頭。
7月28日消息(記者楊成軍)記者從遼寧省政府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遼寧首次啟動“綠色信貸”政策,對46家環境違法企業實施信貸限制,通過此舉提高企業環境違法成本,有助於從根本上切斷污染源頭。
遼寧省環保廳副廳長趙長富表示,銀行出錢,企業污染,百姓受害,這是前些年一些污染企業的成長模式。國家推行“綠色信貸”政策,正是著眼於加大環境保護力度,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措施。為此,遼寧省環保廳、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遼寧監管局共同決定,將瀋陽成達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等46家企業的環境違法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加強授信管理,嚴格控制貸款,切斷這些違法企業的資金鍊。
據介紹,瀋陽大明造紙廠等24家違法企業因為無環保手續或環保手續不齊全,環保設施不完善,污染物超標排放,嚴重污染周邊環境,群眾反映強烈,已被政府責令關閉、取締,金融部門採取有效措施收回已發放的貸款。阜新大昌銅業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因為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落後設備或生產工藝,當地政府將依法強制淘汰,金融部門暫停各類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本溪鋼鐵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南芬球團廠等13家企業,未通過環評審批,擅自開工生產,當地政府責令其停產,依法辦理環保手續,辦理手續期間金融部門暫停各類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遼寧監管局有關負責人均表示,實行“綠色信貸”是加強企業環境監管的重要手段,各人民銀行中心支行、營業管理部、銀監分局和金融機構要用好這項政策,通過強化環境監管促進信貸安全,加強對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的經濟制約和監督。